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9:58:51
记者独家获悉,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规范光伏发电并网调度运行管理,华北能监局日前发布《华北区域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
起初,他们在中国连供应商都找不到,例如反射镜,当时国内仅能生产电视屏幕大小,但电场需要2平方米1个;集热管需要耐高温550度以上;跟踪太阳的精度达不到正负1.2毫弧度而这些如果都从国外买,成本高得可怕。带动能源产业向光热产业集群发展倪祥玉更看重的,是光电项目在未来几年对天津其他传统产业在转型中的巨大拉力,对与之相关的钢铁和玻璃等产业,都将带来颠覆式的变化。
甘肃阿克塞20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见证了一个晒着太阳就能挣钱的历史时刻。塔式在国际上开始建得比较多,因为投资比较小,收益比较快,但其热量很难稳定,技术尚未成熟。中国制造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把成本大幅降下来,专家预计到2020年,更清洁、更高效的光热发电不再只是阳春白雪,其成本将降至火电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第一次从集热、储热、换热、发电到并网等全产业链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这将带动直接投资数千亿元,间接投资上万亿元。
创新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预见了前景: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其中光热发电总装机规模500万千瓦。目前全世界的光热发电体系里面83%以上都用槽式,虽然造价高,但系统比较稳定。对外,众所周知,无锡尚德自创立至破产清算,与无锡市政府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评论称施正荣成败皆因政府;瞿晓铧却不想与政府绑得太紧。
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分布式的市场前景,原因是效益回报情况不明。这件事,很快成为媒体报道和业内关注的焦点。徐鹏飞则瞄准了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做设计、做产品的新应用。在赛维期间,彭小峰的办公桌上一字排开放了多瓶矿泉水,以节省喝水的时间来工作,自己出差泡面将就而给团队人员豪车标配。
徐鹏飞的经历并非偶然。辞去赛维LDK董事长职务之后,彭小峰接手了SPI(SolarPowerInternational),把这家有十多年历史的美国当地太阳能开发商变为了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再次敲钟纳斯达克。
彭小峰对SPI的定位是:服务于光伏行业的金融企业,打通海外资金并为光伏公司融资。此前,在英利内部,习惯称呼苗连生为领导,为的是与其他管理人员的某总区别开来。所以,培养意识、聚集人气或许比补贴更重要。也许,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苗连生也想卸下一身戎装,重新感受一下时代的气息
2004年开始,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光伏需求直线上升,使得中国光伏企业迅速起飞、产品99%出口,也使得硅料、各类装备一时洛阳纸贵。第三个是2011年8月1日到2016年630光伏产品生产+电站建设全面发展阶段。回看自己,被定位为装备、原材料、市场三头在外毫无贬损之意,那时的中国光伏企业就是一个搬砖头的苦力。不到二十年时间,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最大。
630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重要转折点,是从幼稚期向成熟期、从群雄并起向自然垄断转换的开始。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和为光伏电站市场提供服务两个市场的出现,带来一批中小企业的出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因、以服务为导向的商业模式。
伴随中国光伏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光伏企业尝试着不同的商业模式,行走在兴衰的边缘。总结这一阶段商业模式的结论就是:不同商业模式正在迅速拉开不同企业间的距离,并将决定不同企业的未来。
未来的光伏市场一定比所有人想象的还大,但是一定容不下现在如此之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光伏企业家们一定都知道联想手机现在的结果,但是未必能联想到,决定这一结果的是企业的定位和支持定位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生产组件的还是生产支架的,不管是做生产的还是做投资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投身到这场大潮之中,又都无一例外地采用简单粗暴的依靠各种关系先获取电站指标、再换取资金支持的两型推动商业模式。是否从组件生产扩张至硅片生产,甚至扩张至硅料生产?是走专业化之路还是走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之路?成为那一时期光伏企业老板们最纠结的问题。第二个是2004年到2011年加工出口型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光伏产业过去的发展是一个奇迹。
第二个阶段,不同商业模式共存,产业链扩张影响企业生死。此时再次环顾四周,夏普被台资企业鸿海收购,Conergy下游资产外嫁美国、上游资产被中国著名企业正泰收购,这使得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270GW,其中超过70%的产品来自中国。
总结这一阶段,以及2013年光伏全行业亏损阶段商业模式的结论就是:商业模式只对有未来的企业有价值。没饭吃时,2003年著名的尚德也曾两个月发不出工资。
多年前,中国定位第一人邓德隆对柳传志说联想手机的战略错了。第三个阶段,两型推动商业模式泛滥,服务、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探讨兴起。
第一个是上世纪末到2004年光明工程支持起步阶段。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光伏产业刚刚开始产业化的时候,环顾四周,是长时间保持转换率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企业夏普,是被称为欧洲最大太阳能集团的德国企业Conergy,对他们须仰视才见。从2011年青海光伏的930到2016年中国光伏的630,从2011当年建成2.5GW到2016当年可能建成30GW,中国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可以载入能源史册的光伏电站建设大潮,动用资金不少于5000亿元,建成电站总量达到65GW(截止2015年底是43GW)。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模式如同过去三个阶段一样,仍将发挥决定光伏企业生死的作用。
如果仅仅将这一奇迹归功于中国的劳动力红利一定是错误的,这一奇迹作为世界产业发展史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值得品悟,值得反思,而其中,中国光伏企业商业模式(包含发展模式,探讨系列相同)的发展过程及其价值一定是重要的一笔。第一个阶段,虽有商业模式难言商业模式,或者说是生存模式更为准确。
邓回答道:赚钱了更糟糕。因为那时的中国光伏企业是到处找饭、维持生产的局面,有饭吃时,所有产能满足不了一个光明工程的需求。
总结这一阶段商业模式的结论就是:一个企业改变商业模式的节奏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将会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出现?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光伏企业胜出?就是光伏企业商业模式探讨系列的初衷。
后来再次见面,柳对邓说:联想手机赚钱了。这本是企业经济学中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无所谓对错,可从那一阶段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结果看,凡是高负债重兵硅料的,赛维破产了,英利目前仍在困境之中,尚德破产也不能说与此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有不久前高纪凡在接受采访时的窃喜:因为那时在决定建立万吨硅料厂后的第四个月就宣布放弃,从而有了今天先进技术代表、全球产能第一的天合。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中国光伏产业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
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重点推动建设利用鱼塘水面、农业大棚、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等其他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光伏行业发展来看,自2013年开始,中国新增光伏应用规模成为全球第一。
从技术发展来看,常规晶硅电池转换效率明显提高,2015年,单晶及多晶电池片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2030年,预期分布式光伏发电初投资成本比2015年下降21%,达到5.3元/瓦;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初投资成本将比2015年下降23%,达到5元/瓦。
在电价需求方面,预期到2020年集中式光伏发电的电价需求将降低到0.47~0.70元/千瓦时,2030年下降到0.4~0.6元/千瓦时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需求到2020年、2030年将分别下降到0.49~0.74元/千瓦时和0.44~0.66元/千瓦时左右,光伏发电已可以与煤电相竞争。总体而言,这些新的融资模式都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的试点项目。
发表评论
留言: